1932年4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陕甘边游击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进一步推动了照金地区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陕甘边党、政、军组织相继在照金地区成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有力地打击了照金腹地和周围的反动势力,于1933年春建立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查看详情照金红色记忆
"1933年春天,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照金组建了红二十六军,成立了中共陕甘边特委、陕甘边革命委员会。
查看详情照金精神: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
1931年9月,刘志丹在合水县平定川倒水湾对杨培盛、赵连壁、贾生财的三支农民武装进行了整编,这次整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陇东地区领导的第一支革命队伍---南梁游击队创立。
南梁游击队在林锦庙与转战而来的陕北游击支队会师,1932年1月在正宁柴桥子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同盟军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杨仲远任参谋长,全军700余人,1932年2月,西北反帝同盟军在正宁三嘉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点击查看红二团转入外线作战,耀县起义与西北民众抗日,建立耀县游击队。
陕甘红军游击队成立后,在三嘉原一带打土豪,分田地,铲除封建剥削,摧毁封建政权,宣传革命道理,由于红军纪律严明,与群众们打成一片,使长期遭受兵匪和封建地主压迫的陇东人民对红军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许多青年纷纷参加陕甘红军游击队。
点击查看1934年1月8日,红四十二师返回合水县连家砭,因王泰吉清求去豫陕边区做兵运工作,师党委决定刘志丹任师长,杨森任政委。
在照金突围时负伤的习仲勋来到南梁,协助吴岱峰、张策在南梁金岔沟成立了第一个农民联合会。
随后,小河沟、豹子川、白马庙川、玉皇庙川、二将川、平定川、吴堡川、义正川、樊川、麻地台川等地的农民联合会、贫农团、雇农工会等组织和乡村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并在小河沟、二将川、东华池、白马庙川、玉皇庙川建立了5个赤卫军大队,共1000余人。1933年冬,在白马庙建立了南梁山区的第一个农村共产党支部,张志德任党支部书记。
点击查看1934年1月8日,红四十二师返回合水县连家砭,因王泰吉清求去豫陕边区做兵运工作,师党委决定刘志丹任师长,杨森任政委。
在照金突围时负伤的习仲勋来到南梁,协助吴岱峰、张策在南梁金岔沟成立了第一个农民联合会。
随后,小河沟、豹子川、白马庙川、玉皇庙川、二将川、平定川、吴堡川、义正川、樊川、麻地台川等地的农民联合会、贫农团、雇农工会等组织和乡村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并在小河沟、二将川、东华池、白马庙川、玉皇庙川建立了5个赤卫军大队,共1000余人。1933年冬,在白马庙建立了南梁山区的第一个农村共产党支部,张志德任党支部书记。
点击查看28日,召开了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党政军联席会议,发布了《关于目前形势与陕甘边党的任务的决议》,亦称“七月决议”。
“决议”要求加强党对华池苏区的领导,成立一个区委;陕甘边以华池苏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各游击队要产生第二个游击队,并积极组建宜、洛和娜县游击队;除苏区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外,要向周围的游击区发展;开设军事政治学校,培养干部。
点击查看1934年8月上旬,合水游击队在旦八寨歼灭国民党军数十人。
庆阳游击队歼灭韩俊卿1个营,拔除了刘沟、李沟门、悦乐堡等民团据点。
在此前后,于柔远川、城壕川一带建立了贫农团、雇农工会、赤卫军、农民联合会、共产党基层支部等组织,开辟了与南梁相连的百余公里的庆北新苏区。
点击查看1934年9月18日,在安定县崖窑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第一团,贺晋年任团长,马佩勋任政委。
为支援陕北红军、游击队的斗争,10月初,杨森等率领红三团再次转战陕北。
10月5日,配合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在清涧县折家坪全歼国民党军1个连;10日,与陕北独立一团在安定县长蛇湾消灭国民党军1个连,接着,两支部队向安定县王家湾挺进,高双城部1个炮兵营闻风而逃。
点击查看10月中旬,国民党又调集6个团配合旦八寨民团,分兵6路,三面推进,向陕甘边根据地边沿发动进犯。
陕甘边特委和红四十二师党委决定,除留游击队配合赤卫军与其周旋外,红军主力部队转战敌后,消灭其一路,打乱国民党军整个进攻部署。
陕甘边革命武装力量的迅速壮大和连续取得的军事胜利,使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扩展到东至洛河川,西至元城川,北至宁条梁,南至耀县的广大地区,解放了庆阳、合水、保安、靖边、安塞、甘泉、鄜县、正宁、宁县、旬邑、耀县、淳化、宜君等20多个县。创建陕甘革命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点击查看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进攻等原因,边区议会一再延期,当时政府之最高领导机关设主席团(同西北办事处)。
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1937年10月,在主席团之下正式组成陕甘宁边区政府,下设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
边区军事力量由三部分组成:①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9月经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由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的部分部队组成,共约9,000余人,主任肖劲光,担负保卫边区和党中央的双重任务。
②地方武装,包括保安队、自卫军两部分,1938年底人数有224,000人,配合留守部队保卫边区。
③边区保安司令部(1937年10月由红军游击队改编成立),下辖十多个保安大队,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员周兴。
点击查看